蘇敬文 資深臨床心理師
台灣施行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已邁入第四週,與孩子全天候綁在一起,相信是許多家長崩潰的原因之一!
在以往,針對未就學的孩子,過往父母親可能會安排戶外體能活動、學習課程來豐富孩子的生活;而對於就學的孩子,上學時間可謂是父母親得以稍稍卸下父母角色的喘息時光。然而,在防疫停課下,我們不再能夠帶著孩子外出活動、消耗體能,在家中的孩子成天「爸爸~」「媽媽~」的喊著,原先預定的家務工作無法進行,居家工作的父母親更是陷入地獄!
那麼大人可以怎麼辦呢?這邊提供給爸爸媽媽們三個小提醒:
1. 列出孩子的活動清單:
過去親子共同在家的時間,對孩子來說就是休息和玩耍的時光!居家防疫不等於孩子充分認知到大人需要獨自處理工作的時間與空間,即便是我們已經告知:媽媽要上班!爸爸要開會!但孩子始終粘在身邊要陪玩,這是很常見的親子衝突。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先調整自己的期待,幼兒的獨立活動時間相當短暫,建議您先花一些時間思考、列出孩子可以獨自進行的活動清單,在處理緊急事務時,我們可以分派任務給孩子獨立作業,降低慌亂感。如果您是需要居家工作的家長,建議您在心裡先做隨時會被打斷的準備。如果家中有兩個以上的照顧者,彼此協調錯開工作時段會是很好的策略。
2. 為孩子建立作息、活動表:
孩子白天不用上學,可能相對比較晚起,連帶著晚上睡不著。日復一日生理時鐘也悄悄往後挪移,連帶影響三餐與活動日常。建議盡量維持如同上學日的時間起床,開始在家學習的一天!相對於幼兒園來說,家中的學習結構是較為鬆散的。家長不妨可試著運用視覺圖卡做成任務清單,在早、午分派一項學習任務給孩子,完成後再自由遊戲。學習任務的選擇上,我們可以善用線上繪本資源、坊間幼兒練習本等作業,當然爸爸媽媽們也能夠運用小巧思讓孩子停課不停學。
在每日活動中,我們可以安排一項動態伸展的全家活動。邀請孩子帶操、親子體能競賽也可以提升投入度,增進親子感情。
3. 和孩子一同做家務:
家事訓練其實就是生活自理的訓練,是幼兒園的學習重點之一。過去大人或許利用孩子上學期間進行居家清潔,雖然提升大人的清潔效能,也相對減少了孩子練習的機會。在居家防疫期間,我們可以運用兒童發展里程碑來為孩子設立訓練目標。
已就學的孩子,家長們可依照幼兒園的標準來執行。以下提供幾項適合幼兒的家務活動作為參考,也期待家長們在安穩自己之餘,能夠發揮創意,與孩子共建防疫新生活。
- 帶著孩子一起準備食材,像是:摘下菜葉、將菜梗掰開分段。
- 和孩子一同做料理,像是:包水餃、包壽司。
- 用餐完後收拾、擦拭餐具等。
- 洗完衣服後可以讓孩子將襪子夾進曬衣夾。
- 學習折衣服、折棉被,將襪子配對擺好等。
- 將玩具分類,帶著孩子拿布擦拭、消毒玩具。
疫情會隨著人與人的連結切斷而趨緩,家庭則會因著心與心的連結而延續,讓我們在防疫期間與孩子一同建立起共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