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明心理治療所
    CLOSE
  • 認識芯明
  • 團隊介紹
  • 服務項目
    • 回上一頁
    • 早期療育暨兒童個別心理治療
    • 青少年個別心理治療
    • 成人心理治療
    • 伴侶心理治療
    • 家族心理治療
    • 專業人員督導
    • 員工心理健康及員工協助方案
    • 預約方式
  • 衛教資訊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 2019 MIRACLE

婚姻這條路:我該怎麼聽懂你的心?

  • 首頁
  • 衛教資訊
翁一婷 資深臨床心理師
以下是一段先生和太太的對話:

先生:女兒才幼稚園中班,老師就開始出回家作業,要她寫三行注音符號。你會不會覺得寶貝現在學寫字太早了?(語氣中沒有明顯情緒)

太太:我問過我那位當幼稚園老師的朋友,她說現在的幼稚園都是這樣的。(音量比正常說話稍微高了一些些)

先生:好像有專家說寫字太早會揠苗助長?我是覺得中班好像還不需要要求這些。你覺得呢?(先生仍維持穩定中性的口氣)

太太:我不是已經回答你了嗎?你為什麼還要一直找我麻煩?如果你不認同,請你自己跟老師說,不要跟我說。(帶著明顯不耐煩的態度)

先生:你是怎樣?連個話都不能好好說嗎?(先生開始生氣了)

太太:明明是你想吵架,根本是你先挑剔我的好嗎?(太太的語氣更差了)


接下來是五分鐘的熱吵,然後是兩天的冷戰…



------------------------------------------------------------------------------------------------------
上面的對話和過程,您是否感覺似曾相識呢?
也許在不同的地點,有著不
同的理由,但是都一樣讓人倍感委屈和洩氣,我明明是想跟他/她好好相處的,為什麼總是會變成這樣?其實,這就是一個典型溝通不良的例子,並且是大部分伴侶間都出現過的普遍狀況。
吵架雖然傷感情,但有時候竟也是最接近自己期待的時刻。怎麼說呢?因為在關係裡面要好好說出需求和感受,真是件困難的事。我們總是懷抱期待卻因許多理由而抗拒表達,如:怕被對方拒絕會傷心、認為對方如果愛自己就該猜得出自己的感受與需要、覺得自己要來的東西不珍貴,因為不是對方真心給的…等。而在吵架當下,對方因為自己而引起強烈的情緒,倒是可以確認對方至少是重視和在意自己的。

回到先前的夫妻衝突,讓我們去除情緒化的反應,仔細分析他們內在的感受與期待:

先生:太太不願意了解我的想法,更不願意跟我討論,我覺得自己不受到重視。我希望她可以跟我就事論事的好好討論。
太太:我覺得先生不信任我的處置,我覺得他在挑嫌我。如果他對老師的安排有意見,我希望他自己去和老師談,不要來找我麻煩。

如果兩個人有能力好好把自己的感受說清楚,讓對方有機會回應到自己真正在意的點,後面的發展可能完全不同,例如:

先生:你不願意了解我的想法,更不願意跟我討論,我覺得自己不受到重視。
太太:我當然很重視你,只是我不大想跟你討論這件事。
太太:我覺得你不信任我的處置,我覺得被你挑嫌。
先生:我為什麼要嫌妳?我覺得妳做得很好啊!我工作忙碌常出差,妳總是一個人帶女兒,還能把女兒照顧得這麼活潑健康、聰明伶俐,我沒什麼可挑剔的。
若能夠開啟上述的對話,雖然夫妻不免還是會為了「幼稚園中班應不應該練習寫字」的見解不同而有一番辯論,但想必不至於大吵或冷戰了。
關於溝通的訣竅可以寫幾大本厚厚的書,但根據上面這個經典的例子,我們可以簡要的歸納出三個改善前述溝通困境的重點。

放下對伴侶過高的期待
在前面的例子中,先生認為太太應該了解自己的想法、願意討論,而且態度要好。當太太做不到,先生就認為自己不受重視並且開始生氣。過高的期待讓人充滿壓力並且動不動都採雷。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好像已經放下很多、很不計較了,可是另一半卻還認為我們期待很高。
到底怎樣的期待是過高的?我們當然希望伴侶們可以合理且適當地表達出對彼此的期待,如:忠實、相互照應、幫忙家事…等,但這些期待不該是建立在比較的結果、讀心能力、自我中心上,同時也要理解自己的期待並不是對方的責任或義務,換句話說,我們可以這麼期待,但不能要求對方一定得買單。
以下是一些過高期待的例子:我可以為你減重10公斤,所以你也應該可以為我戒菸、別人的太太結婚後都以家庭為重,你也該這樣、如果你愛我,你就該知道我要什麼、如果你愛我,你應該會為我放棄參加同學聚會…等。

避免過早論斷對方
在前面的例子中,先生認為太太不願參與討論且口氣不佳,代表不重視自己;太太認為先生一再追問自己的想法是一種質疑和挑嫌,這些都是根據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所做出的論斷,但事實跟自己的猜想常常不一樣。我們的大腦常常送給我們很多的猜測、懷疑和擔心,這固然是大腦盡忠職守的表現,但我們還是需要分清楚自己的擔心和猜測並不等同於事實,不要未審先判,留給自己一個確認的機會,也留給對方一些澄清的餘地。

勇敢表達感受
前面提到過,在關係裡面要好好說出需求和感受,是件多麼困難的事。伴侶間的溝通,常常像是兩個近視不戴眼鏡卻戴著耳塞的人,在一個昏暗的房間裡玩比手畫腳,可想而知猜錯的比猜中的多得多。
如果我們能夠承擔得起心理的焦慮擔心,勇敢地把感受與期待說出來,不管結果如何,都會感覺自己更勇敢、更能面對關係中的壓力,對自己與這段關係都是相當有益的改變。當然,若能因著這樣的表達而得到伴侶正面的回應或配合調整,那更是令人欣喜的結果。俗語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在伴侶關係中也適用。

 
回上層

芯明心理治療所

桃園市中壢區青峰路一段53-55號8樓
brightenmindclinic@gmail.com
0907-010-107

採用全球最先進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
Safari最新版本瀏覽
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